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临湘期刊 > 17年第二期

关于临湘市竹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调查与思考

编稿时间: 2017-07-26 10:41 来源: 市委办 

近年来,为落实岳阳市委胡忠雄书记提出的“2124行动”工作要求,进一步激活自然资源优势,促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临湘市以提质增效为目标,加速推进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将竹产业作为绿色产业、富民产业来打造,竹产业已成为临湘的一张响亮“名片”。

一、近年来临湘市竹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成效

一是竹产业发展由“低端”向“高端”加速推进。近年来,临湘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开发工作,把竹产业作为调整和发展农村经济、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任务来抓。先后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快竹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、《临湘市竹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办法》和《关于落实2124行动竹产业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全力推进竹产业发展。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挂帅的竹产业化建设领导小组,全面指导竹产业提速发展。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,市委书记、市长等领导亲自带队,多次赴浙江、福建、江苏和湖南桃江等地精准招商,引进竹产业龙头企业和先进技术,推进竹产业转型升级。临湘市被列为湖南省四个楠竹丰产示范基地县(市)之一,境内的羊楼司镇更有“中国竹器之乡”“湖南楠竹第一镇”“竹都”等金字招牌。

二是竹产业资源由“分散”向“集中”加速培育。坚持把竹产业开发项目作为林业发展的重点,把培育资源优势作为催生竹产业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。自2006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就提出了“发展楠竹产业,建设竹业强市”发展战略,并引导广大林农和企业通过采取“合股造竹、承包造竹和林业项目造竹”等形式,大规模集中培育全市竹业资源。近年来,累计在全市重点乡镇、国有林场新造楠竹12万多亩、低改楠竹13万多亩。2014年,投资3亿元启动建设集“生产加工、批发采购交易、会展展示、商务办公、信息交易、生活配套”六大功能于—体湘北楠竹产业科技园,立足打造成全国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“中国竹艺城”。主动与省林科院合作,建立了临湘市楠竹科技示范园笋材两用竹培育基地,推广普及楠竹低产林改造技术,提升了竹林经营质量。

三是竹产业效益由“低产”向“高效”加速提升。2016年全市楠竹面积发展到58.5万亩,立竹量达1.28亿株,年产楠竹达2000万根,实现竹业总产值18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5%。2016年全市新增笋竹加工企业20家,加工产值达11亿元,尤其是晨星竹业、新兴竹业为代表的省级林业龙头企业的竹家具生产,年产值均实现5000万元以上。竹产业现有从业人员达到6万人,年收入达到10万元。竹产业的迅速发展,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

四是竹产业创新由“单一”向“多元”加速转型。全市在加快产业聚集的同时,加速推进竹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围绕竹业“做大文章、大做文章”。经过多年改革创新,目前拥有各类笋竹加工企业1200多家,涵盖了竹凉席、竹家具、竹简、竹地板6大系480个品种,全市竹业现拥有12个产品外观专利、2个实用新型专利、2个省级著名商标,2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,还有一批以羊楼司“十里竹器长廊”为代表的竹器加工和销售的重点竹器市场。“中国竹艺城”(湘北楠竹产业科技园)是湖南省第一批认定的省级现代林业特色产业园。

二、未来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

一是低产林有待进一步改造。我市现有植竹中大部分是低产林,没有进行过修山、除杂等低改措施,产竹率不高。在砍伐的过程中,有的未按技术规程操作,随意采伐现象严重,质量越来越低,数量越来越少,有些竹林甚至是处于自生自灭状态。同时,由于对新造竹林的投入不足,缺少有效抚育管护,成林生长缓慢。

二是加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。我市现有的竹业加工企业大部分是小作坊式生产,加工设备简陋,科技含量普遍较低,市场竞争力弱,产品附加值低。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如竹纤维、竹饮料、竹化妆品等几乎是空白。有的只对竹子进行了初加工,作原材料运往外地进行深加工;有的甚至是卖原竹,赚的都是“血汗钱”。

三是投融资有待进一步改善。投融资渠道的不畅和狭窄,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市竹产业发展的“瓶颈”。据测算:造竹一亩,除土地租金外,需要直接投入资金2500-3000元,低改一亩需投资1000-1500元。由于林业投入周期长,见效慢,加之优惠政策缺乏连续性,投资渠道单一,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农造竹护竹的积极性。另一方面,融资贷款手续复杂,台阶高,贷款额度要求过严,更重要的是还款期与企业生产实际相冲突,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种植户、企业老板融资的投资热情,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。

三、对策和建议

一是以做大楠竹基地为突破口,着力培育资源。加强总体规划。重点规划发展楠竹低改、笋竹两用林开发和高产示范片基地建设,以点带面、示范带动,扩大基地规模,实现集约经营。加强资源管护。严格依法实行林地用途管制,健全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制度。建立健全楠竹资源监测体系,适时准确掌握楠竹资源消长动态。加强科技推广。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推广站的中心作用,就低产林改造、抚育、新造、病虫害防治等课题,组织科技人员重点研究,并积极开展楠竹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服务。

二是以做精竹业加工为突破口,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。大力进行技术革新。积极鼓励和支持全市竹手工业作坊、竹加工专业户、竹手工业合作社和专业村的发展,建立临湘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,推进传统手工产品的技术改造、技术革新,提升市场竞争能力,提高生产率和生产效益。大力推进产品开发。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,大力引入技术人才,采取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,走“产、学、研”相结合之路,根据市场需求,开展技术创新、产品创新,开发高科技、高文化附加值产品。大力培育龙头企业。通过招商引资和股分制组建,形成楠竹工业企业龙头,引领和带动全市楠竹产业的大发展。

三是以做强“中国竹艺城”为突破口,着力构筑流通载体。加强市场建设。采取政策倾斜、市场引导、全力帮扶等举措,强力打造“中国竹艺城”、竹类交易物流园、竹加工工业园平台。在市内各旅游景区、购物中心开辟竹产品销售专柜(专店),充分发挥交通、旅游优势,推进竹器销售。加强销售网点建设。在全国广设临湘竹产品销售窗口,建设电商服务平台,举行竹产品展销会,提高临湘竹产品销售密度和声誉度。加强互联网建设。利用“互联网+”的模式,大力进行产品推介。建立“湖南临湘竹业网站”,将临湘的竹业发展史、楠竹资源、竹器产品、竹生态游公布于网上,开展网上竹器交易和旅游推介。利用各种大众媒体宣传临湘竹业,扩大临湘竹业影响,提高临湘竹业知名度,促进临湘竹业走向全国,走向世界。

四是以做响“竹生态游”品牌为突破口,着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。突出开发主题。利用我市广袤的竹林资源形成的竹海景观,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,突出开发生态游、农家乐、休闲游、竹笋采挖等休闲娱乐主题。抓好市场整合。抓好内源性资源(山、水、特产、人文及自然风光)和外源性资源(如岳阳楼风景区、赤壁古战场风景区、6501风景区、五尖山森林公园等)的整合,互通有无,联袂开发,形成卖点。创新工作机制。创新旅游发展机制,用全局的眼光看待竹生态游,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,形成“政府主导、企业主体、多元投入”的旅游投入机制,加快景区市场化进程,通过转让、租赁、托管等形式,放宽对旅游开发市场的准入。